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幼师国培第三期国培简报

作者: 时间:2014-10-23 点击数:

“幼师国培”(2014)——陕西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保教技能培训项目

国培简报

第3期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幼师国培”工作办公室 2014年09月15日

【国培报道】

★ 我院举行幼师国培第一期培训班结业典礼

【学习园地】

★ 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真正意义

★ 国培让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


【国培报道】

我院举行幼师国培第一期培训班结业典礼

2014年9月15日上午,“幼师国培”(2014)——陕西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保教技能提升培训班结业典礼在继续教育学院多媒体教室举行。出席典礼的有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赵新平、党总支书记雷建文,国培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全体参训学员。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科科长张勇主持。

赵新平同志首先作了培训工作总结。从组织管理、教学安排、师资配备、学员学习四个方面通报了国培计划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雷建文同志宣布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关于表彰“幼师国培”第一期优秀学员的决定》,并向12名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

我院国培计划项目在省项目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取得了喜人的培训效果:一是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二是培训管理体现精细化、人文化;三是参训学员的学习热情极高;四是培训成效显著。全体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技能,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成长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备先进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的优秀幼儿教师,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园地】

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白水县南桥幼儿园 李双婵

在国培的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品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感觉它就像一枚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与大家共享。

一、走近《指南》让老师学会听孩子的声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在活动中教师要懂得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做好朋友,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等等,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只有搭建出师幼之间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的平台,才能留心抓住学习的契机,激发思想的火花。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才能更好的伴随幼儿共同成长。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幼儿,要想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幼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作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用爱去关注、滋润孩子的幼小心灵,促使孩子快乐成长。因此,细心、耐心的关注每个孩子,用爱滋润孩子的幼小心灵,促使孩子快乐成长,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

二、走近《指南》让孩子学会听老师的声音

通过学习《指南》,才发现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不但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也要养成孩子学会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的谈话需要细心,需要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要求孩子能够做到自我控制。幼小的孩子一般不喜欢成人之间的谈话,因此幼师不能苛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倾听教师的谈话内容,要想养成孩子耐心倾听的习惯,教师应该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逐步加以引导。

同时,老师在对待年龄较大的孩子时,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倾听的习惯,要求他们在倾听的时候积极思考,随时带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去倾听,随时准备发现对方谈话中的错误之处,鼓励记住谈话中的关键内容。让幼儿学会做个文明的听众,知道别人讲述时不随便插嘴,要做个礼貌的孩子。当然,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并持之以恒的养成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

三、增强“家园共育”的合力

《指南》给我启发最多的是教育建议。这些教育是写给教育者的,但更多的是写给家长的。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共进。

家长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种高期待的美好愿望与科学理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根据《指南》要求,科学地回答了3-6岁儿童“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学习什么(学习内容)、怎样学习(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家长“应该提供怎样的帮助与指导”等有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性与根本性问题。关于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南》用朴实的语言,给父母指导与启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其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第三,父母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指南》的出台是就是遏制家长输在起跑线的思维定势。这对幼儿家长也起到了详细的指导和对照作用,这样就对家园双方的共同教育提供了同步的可能,其指向性和目的性更为详实,可以有效防止当今家长们在教育上的片面性、盲目性和急功近利,使家长们也能比较好地了解孩子的特点和规律,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化。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应该说《指南》是我们教师和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很好的一盏指明灯。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以《指南》为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充实教育理论,使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真正意义

富平县实验幼儿园 米婷

最近,一本名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书非常的受欢迎,其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深思,网络上、教育栏目里、微信朋友圈里、QQ群里,所有关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问题的家长和教师们都在热议这个话题,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同时也是一个母亲,这个话题可以说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灵魂,到底为什么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呢?

其实,“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核心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仅是姿势和位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地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孩子的感受,只有当我们和孩子感同身受之时,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将离成功就不再遥远。

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洗车,儿子在旁边玩耍,突然父亲看到儿子正拿着小石子在他的爱车上划着什么,立马觉得怒不可遏,拿起放在旁边的扳手就朝孩子的手挥了过去,结果儿子手腕骨折了……在医院里,这位父亲看着孩子包的厚厚的手臂,浓浓的后悔、懊恼之情溢满了心头,儿子却懂事地说:“爸爸,没事,我不疼。”这下子,这位“冲动”的父亲再也忍不住了,迅速地冲回家里,拿起家伙就要把车砸了,可是当他看到儿子留在车上的划痕时却愣住了,只见车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爸爸,我爱你”,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愣住了,本来以为这是讲的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被父亲过度惩罚的故事,最多也就觉得这个爸爸太冲动下手太重而已,却没想到这样的结局,不仅触动了我,相信也触动了所有看到这个故事的人。

的确,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我们都常常的自以为是,虽然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自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却总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问题,在家里,我们放不下父母的权威,在学校,我们放不下老师的架子,虽然总是高喊着换位思考,可究竟有几个人做到了呢?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幼儿教师在上故事课的时候,发现坐在后面的几个小孩在玩闹,于是她觉得特别的懊恼,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费了那么多心血,准备了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这些孩子却不好好听,真是让人恼火,真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她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她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看到老师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她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这位老师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她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是班上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己玩起来了。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位释然了。向孩子道歉之后,她轻轻的放大录音机的声音,随后又坐到孩子的位置,听一听声音是否合适,问一问旁边的小朋友,这样能听到吗?回答是肯定的。

毫无疑问,这位老师是称职的,甚至是称得上优秀的,她及时地放下了老师的架子,放低自己于孩子之间,敏感又宽容地理解孩子,取得了教育的成功。

所以,从明天开始,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都让我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放下权威的架子,给予孩子爱、自由和平等,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你身边的“小大人”,拉近心灵距离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国培让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

高新区第一幼儿园教师 郑盼盼

什么是幼儿教育?百度上面是这么说的:“幼儿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这可能也是没有接触幼教之前,我所能百度到的一个对幼儿教育的解释。

从2009年初参加工作从事教育,已经有五个年头有余;而走下三尺讲台,融进孩子的群体才仅仅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里我从最初的面对孩子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急切渴望有机会学习充实自己,好让我赶上或者别与幼教专业的教师差距太远,这其中的心路历程,不可悉数而语。

有次听课时,转岗的教师中有人说:“人家听说我到幼儿园了都很不屑,有点看不上的样子。”其实他说的是大多数人对幼儿教师的一个肤浅的看法。我也不避讳的说,在我没有从事幼教工作时,我也一直以为“幼儿园就是带孩子玩的,就是让孩子吃好、玩好、安安全全的就行了。”对于我身边从事幼教工作的朋友,虽然大家友谊深厚,但从学术上我就自认为我从事的比他高一等级。

2014年初我转岗到了幼儿园,从事了这个曾经我认为很简单的工作。当我第一天站在门口,迎接着一个个不到四岁的小孩时,我都没有意识到,我这个平日里不苟言笑,走进教室挂起被网友戏称为中国班主任标准表情--“容嬷嬷表情”的人,也会弯下腰“卖萌式”的向小孩说声:“宝贝…早上好!”“宝贝…你今天穿的衣服,我好喜欢哦…!”“宝贝……”

我转岗后面对孩子的第一节教学活动讲的什么,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孩子们的反应,坐在椅子上歪歪扭扭,对我不感兴趣。偶有你拉我扯,捣乱的小孩我也是三言不顶人家主班一语。上厕所、喝水、吃饭、睡觉、户外活动……,总算是熬完了一天,下班回到家自己坐在沙发上都睡着了,这种状态持续了有一两周。后来我在想为什么同样的事我做的这么费劲?从第二个星期开始我就留意观察其他的老师,课前我们可以用律动,走路时我可以用口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老师的形象慢慢的在我的心中发生着改变。直到有一天,我觉得要从事幼教,我需要学的太多了!

适时的就有“‘幼师国培’(2014)——陕西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保教技能培训”这么个机会,为我和我们这样一群老师提供了这个学习的平台。

此次国培主要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我们安排了课程。奔着思想与专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学思与知行相结合的原则为我们安排了学习的课程。帮助我们这些转岗教师树立科学的观念,同时要求我们对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指导精神正确理解。

培训时有位老师曾说过:幼儿园教师如果到了小学,会干的很出色,反过来,小学教师到了幼儿园就不一定会干的得心应手。因为幼儿园对教师的技能要求非常的高,五项技能你得样样都通。所以,对于转岗而来的我而言无疑是一个软肋。

要想在幼教这个行业干下去,就得给自己定一个长远的计划。是的,我不会弹琴、不会唱歌、不会……但我可以从现在开始一样样先学着。人常说:学无止境。转岗了,我几乎就是零,我就应该去学习。

越深接触幼儿教育,越觉得幼儿教育这个行业是个大学问。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贯穿于一日的整个活动中,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

通过学习《指南》我知道了3-6岁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以前看到孩子种种的模仿、顶嘴、自私的行为都可以在《指南》中找到答案,孩子成长的特定时期就会有特定的表现。而没有学习之前,或许自己的一些定义,进而采取的一些解决方法都是欠缺科学性的。

以前被我定义为“卖萌、装可爱”的语言及行为,学习后才知道那是“儿童化的语言与行为”。“小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提出的质疑,我们应该放下成人的身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听一听、看一看。”

在培训后重新来认识我这份工作时,对文章开始所说的那一段书面性的文字,我加入的自己的感情更多点。

什么是幼儿教育?是我们每位幼教老师用爱和汗水浇灌的一份事业!

国培的时间有限,但不是说国培结束了,我们的学习就结束了。在幼教的路上,我才站上起跑线,前面有人领先,我需要奋力前行!


抄送:省教育厅,国培计划省项目办,市教育局。

各二级学院,“幼师国培”学员。

版权所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联系方式:0913-2086185      邮编:71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