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培训团队研修、骨干校园长提升研修、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研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三个类型项目一体设计)、市县教师发展体系建设试点等十个项目类别。具体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详见《2024年“国培计划”—陕西省中西部骨干项目申报一览表》(附件1)。
二、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应符合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国培计划”培训机构遴选条件的要求,省外单位申报需在《陕西省“国培计划”及省级教师培训项目省外承办机构培训资质名单的通知》(陕教师办〔2021〕13号)所认定的名单范围。
2.申报单位应符合《2024年“国培计划”—陕西省中西部骨干项目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附件2)中各项目对承办单位的条件要求。
3.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项目执行能力,特别是项目所涉及的相关学科资源储备、教学研究与培训实践能力;能够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方法,具备具有研修社区功能的在线培训研修平台,能够有效开展数据驱动下的培训实践。
4.本次申报将重点遴选具有三年以上“国培计划”实施经验、绩效评估结果良好的单位承担任务。
三、项目申报要求
(一)科学研制方案
1.各项目申报单位要认真研读有关“国培计划”的文件通知精神,根据申报指南要求,扎实开展需求调研和项目论证,精准研制培训方案。申报方案应加强对培训对象的发展情况摸底与实际需求分析,并对调研实施和专家论证过程进行说明。
2.方案设计应遵循申报指南要求,注重规律遵循与可实施性。内容上,面向教育领域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实施中,注重实践性培训环节安排,加大诊断示范、观摩考察、情景体验、跟岗培训等实践性课程比重。跨年度递进式培训项目,应聚焦阶段环节目标任务,分主题整体设计,遵循逻辑推进,按年度实施。特别要重视申报方案设计与未来项目实际实施在培训目标、内容、结构、团队、资源配备等的对应关系,预设方案与实施方案间的一致性情况将作为未来项目评估的重要指标。
3.持续加强培训实践指导,原则上要配备具有研修社区功能、能够实现远程跟踪指导、视频回放等功能的在线研修平台(微信、qq等即时性通讯工具不在此列),方案中要说明研修平台基本架构与功能,要明确呈现在岗实践或训后跟踪支持的具体内容与时间长度,强化训后跟踪支持与研修资源推送。
(二)优化团队结构
培训机构应强化自身培训团队与培训条件建设,遴选在培训领域和学科领域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担任首席专家,参与方案的顶层设计和实施中的专业指导,遴选熟悉基础教育情况的高校专家和具有较强培训能力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校园长组建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原则上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和校园长的比例不低于50%,实践性课程比例不低于50%;承担陕西省内实施的培训项目,需要具有驻地机构及相应的项目支持服务软硬件条件。
(三)注重提质增效
完善集中培训、在线指导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一体化培训设计,强化培训闭环实施,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教师解决问题、提升技能。探索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研修方式,进一步提高研修的便捷性。加强培训过程和质量管理,在需求调研、方案研制、组织实施、训后跟踪和总结提升等环节做实做优,重视研修成果总结和提炼,打造优秀培训案例。积极探索对接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项目实施,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展。
(四)项目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如承担有2023年国培项目任务,项目执行情况将作为2024年度培训任务分配的重要参考。
2.本次项目申报以最小子项目为单位进行。项目申报书(附件3)填写应对培训对象进行精准分析,培训主题应高度凝练,培训内容设置应逻辑一致,减少与申报学科(领域)无关的信息说明,力求表述精炼准确。
3.基础教育发展优势明显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可申报承担“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项目号3-1),开展“县对县”帮扶培训;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可申报承担“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项目类型中的“学校精准帮扶培训项目”(项目号3-2)。
4.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荐域内教育基础较好的区县申请“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市县教师发展体系建设试点”等项目区县设置,争取国培资金支持,原则上每个类型项目推荐县区数量不超过3个。也可结合本地教师和校园长骨干体系建设需要,申请“农村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骨干校园长提升研修”等类型项目的点对点立项支持(需承诺提供配套经费情况)。并按要求填写市县项目申报书(附件4)。
5.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梳理本区域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革命老区县,以及教育发展薄弱的区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摸清相关区县参与国培项目年度情况,充分利用国、省、市、县四级培训规划,分层、分类、分阶段支持薄弱区县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相关区县主动对接省厅,获取国培项目支持。
四、申报程序
1.发布通知。省教育厅官网发布项目申报通知,并附申报书下载模板,公布申报项目信息。
2.项目申报。符合申报资质条件的培训机构对照《2024年“国培计划”—陕西省中西部骨干项目申报一览表》内容,规范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3-附件4)。申报书以A4纸为标准,封面为白色,内页正反两面印刷,骑马钉装订。如有除申报书内容以外的辅助材料请另行装订报送。申报书的段落格式请勿随意修改,填报内容字体一律用5号仿宋,强调部分可字体加粗。申报单位应于2024年6月7日(星期五)17:00前,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为一级法人单位或校级单位公章)的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两份)通过快递报送至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电子版上传至陕西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http://jspx.sneducloud.com/联系人:余江029-62782209)项目申报版块,逾期不予受理。
3.答辩评审。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初审入围的培训机构所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有关评审答辩工作另文通知。
4.结果上报。按照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科学有效、择优遴选的原则,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项目任务的承担机构,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
5.公布结果。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反馈意见,正式公布项目承办单位。
联系人:张科浦、续彦君(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电话:029-88668692
联系人:沈善良、张文杰(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
电话:029、85319067、85319610
地址: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校务楼623室,联系人:张文杰,029-85319610)
邮编:710119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4年5月28日
(主动公开)
附件2
2024年“国培计划”—陕西省中西部骨干项目指南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要求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队伍建设情况和发展需求,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一、农村骨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
(一)农村省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1.农村省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农村教龄10年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省级骨干体系教师及培育对象(含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培训目标:帮助教师升华教育情怀,凝练教学风格,形成教学特色,提升骨干教师立德树人、教学创新、教研实践和学科引领等能力,助力省级骨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实践、校本应用、训后指导等研修方式,立足参训教师职业现状,围绕省级骨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等,科学设计课程,跟踪支持问题解决,有效助力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时间为10天,其中专题研修不少于5天,名校访学不少于3天,总结提升不少于1天,返岗实践不少于1个月,培训课程资源推送不少于50学时,跟踪指导贯穿全过程。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为主承担。
2.农村省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第二年度培训
培训对象:为2023年度相应项目参训人员。
培训目标:凝练个人特色、总结研修过程、形成高质量成果。
培训内容:主要采取课堂展示、专题研讨、学术论坛等方式,推动参训教师的培训成果分享、研修经验提炼,重在展示培训成效,凝练研修成果,总结展示提升。
申报单位为上年度该项目中标单位,按原项目规划要求提交2024年培训方案。
(二)农村市县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1.农村市县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农村教龄5年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市级或者农村教龄3年以上、讲授过校级以上公开课的县级骨干体系教师或培育对象。
培训目标:提升市县级骨干教师师德涵养、课堂教学实践、学科教学示范、校本研修开展等能力,助力市县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培训内容:采取专题研修、案例观摩、技能训练、跟岗实践等方式,中小学教师聚焦新课程标准解读应用、“双减”政策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学实践创新等内容,面向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升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师教育教学关键能力;幼儿园教师聚焦幼儿舞蹈、幼儿音乐、幼儿美术与手工等技能,设置幼儿环境创设与区域构建、幼儿体育与游戏、幼儿营养与健康等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参训教师在领域教学、保育保教等方面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培训时间为10天,其中专题研修不少于5天,名校访学不少于3天,返岗实践不少于1个月,总结提升不少于1天,培训课程资源推送不少于50学时,工作坊研修、跟踪指导贯穿全过程。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为主承担。
2.农村市县级骨干教师访名校浸润式培训
培训对象:农村教龄5年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县级及以上骨干体系教师或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52周岁。
培训目标:提升市县级骨干教师师德涵养、课堂教学实践、校本研修开展、学科教研等能力,夯实农村地区学校骨干教师力量。
培训内容:采取“名校浸润+返岗实践+工作坊研修”的混合研修方式开展培训。通过深入名校名园,开展情景体验、岗位实践、总结提升活动,全方位浸润实践,促进参训教师的问题解决,有效提高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保育保教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等能力;通过工作坊组建,强化课程前置学习,促进参训教师的自我发展诊断与教学问题梳理,持续开展基于自我发展需要的教学研修活动;通过返岗实践,倡导任务驱动,深化学以致用,增强教学资源推送与训后跟踪指导,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其中,名校浸润时间为8天,专题研修不少于5天,名校访学不少于3天,返岗实践不少于1个月,在线研修指导2天、培训课程资源推送不少于50学时,工作坊指导贯穿全过程。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中小学和幼儿园承担。其中,优质中小学幼儿园针对“名校浸润+返岗实践+工作坊研修”等项目实施各环节进行总体设计,在线资源供给及在线培训平台遴选具有远程培训资质的机构统一承担(重点提供平台在线培训功能介绍及项目承担经验、提供相关课程资源储备情况)。
3.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农村教龄5年以上、中小学劳动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或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50周岁。
培训目标:了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掌握基层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及活动开展的内容方式,提升参训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融合科学教育、艺术领域等相关内容,探索劳动教育、科学教育、艺体教育等跨学科综合化师资培养,促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活动过程中融合科学教育与艺体教育,使学生在开展劳动活动时,科学素养、艺术、体育素养等获得综合培养。
培训内容:围绕正确劳动观念树立,必备劳动能力培养,积极劳动精神培育,良好劳动品质养成等方面内容,引导教师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最终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良好劳动品质、合格的劳动能力和科学的劳动习惯。采取工作坊研修方式开展,坊主集中培训3天,坊员送教培训2天、在线研修不少于50学时,课程设计需关注不同学段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不同方式,集中培训原则上要安排劳动实践基地观摩,在线资源注重劳动教育实践案例推送分享。
遴选省内外具备远程培训项目资质、资源储备充足、项目经验丰富的高校或机构承担。
4.中小学骨干教师专项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教龄5年以上、讲授过校级以上公开课、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县级骨干体系教师或培育对象。年龄不超过52周岁。
培训目标:促进参训教师对专项教学的认识,掌握专项教学的有效教学实践形式,提升参训教师专项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培训内容:采取专题研修、案例观摩、技能训练、跟岗实践等方式,面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育、校园足球等重点且亟待发展的学科领域,结合教师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结构,科学设计专项教学内容,强化典型优质培训资源供给,促进参训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
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
培训对象:全省教师规模适中、教育发展基础良好、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完备的区县学科教师(义务教育主干学科)。承训单位与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在项目县区遴选建立由教师培训专家、教研员、一线学科名师“三结合”的教师自主选学指导团队(不少于参训教师比例的10%),承担参训教师的自主选学指导工作。
培训目标:依据“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指导方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附件2)中有关“自主学习模式试点研修”项目指导内容,承训机构深入区县调研,发布选学方案,结合教师选学情况,确定具体选学学段、学科、规模,探索自主选学程序模式、培育选学指导团队、富集教师选学优质资源,打造基于教师教学能力诊断的培训选学示范区,形成有实效、可推广的培训选学经验。
培训内容:依据教师专业标准、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等,结合参训教师学科教学规律和特点,建立“教师申报、能力诊断、菜单选课、教师选学、校本研修、应用实践、考核评价”自主选学模式。项目申报单位每学科需研制不少于3个培训主题,每个主题提供不少于10门课程或200学时的课程资源。项目采取两年周期递进培训,培训课程需明确年度、阶段目标,并进行两年整体设计。其中,每年度集中培训总时间不少于50学时(8天),分学科分主题的网络选学不少于50学时。
遴选省内外具有远程培训资质的单位承担。
三、“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
(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县精准帮扶培训
培训对象: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县。
培训目标:分类探索“一对一”精准帮扶培训模式方法,强化县域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骨干团队培育,建立以“县与县、校与县、机构与县”之间的单点帮扶或多元协同的发展关系,构建可持续的县域教育发展协同支持机制。完成“两案一划”成果目标:一份项目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方案、一份项目县教师研修基地建设方案、一个项目县骨干教师体系建设规划。
培训内容:健全“培训单位—项目区县—教师发展学校”协同发展机制,构建“1+1+1+m”(1个项目支持单位、1所项目县教师发展机构、1所县域优质教师发展学校、m所乡村教师研修示范学校)联动帮扶研修模式,统筹培训规划、团队组建、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坚持靶向诊断、精准发力、整体提升,聚焦项目县及其中小学校、教师的发展瓶颈和培训需求,通过“集中研修、专家指导、送教上门、主题教研、工作坊研修”等方式开展协同培训,支持项目县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培育优质教师发展学校(1)与教师研修示范学校(m),提升当地培训能力建设,帮助当地打造一支培训者团队,建设一批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开发一批本地培训课程资源,着力提升革命老区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遴选教育质量较高、资源丰富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或高等院校、具备远程培训资质的机构承担。
(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县学校(园)精准帮扶、深度帮扶培训
培训对象: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县域内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幼儿园。
培训目标:聚焦被帮扶学校(幼儿园)阶段规划与总体发展,提升校园长发展规划、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发展领导力,提升学校教师课堂管理与教研活动组织实施能力,稳步提升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与育人质量。完成“两案一划”成果目标:一份被帮扶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方案、一份被帮扶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一个被帮扶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培训内容: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乡村学校(幼儿园)“一对一”结对帮扶,综合采用入校诊断、送教培训、师徒结对、名校跟岗、校本研磨、工作坊研修等方式,单年度开展总量不少于10天的培训活动,跨年度深度帮扶项目按规划进行分年度分阶段设计并组织培训。培训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校(幼儿园)进行基础调研与把脉问诊,重点围绕学校(幼儿园)发展规划、教研教改(保育保教)、课堂教学(领域活动)、学生学习(幼儿学习)等内容,制定个人与学校发展规划;要立足乡村学校实际,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定位差异、问题差异、发展差异,精心研制培训方案,实行一校一策,形成“点对点”的细化方案,开展“实打实”的精准培训,全面提升被帮扶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可参照教育部印发的《送教下乡培训指南》分阶段开展)。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或高等院校承担。其中,帮扶项目申报单位要对项目实施各环节进行总体设计,在线资源供给及在线培训平台遴选具有远程培训资质的机构统一承担(重点提供平台在线培训功能介绍及项目承担经验、提供相关课程资源储备情况)。
四、边远艰苦民族地区幼儿园顶岗支教培训(未设计)
五、市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一)市、县培训者团队专题研修
培训对象:在岗或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各级教师发展机构教研员、优秀校园长、一线优秀教师等。
培训目标:提高培训团队的支持区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发展、培训项目组织实施能力、教育教学实践、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和学校教育发展支持服务等能力。
培训内容:以培训者的基本素养与项目实施能力为核心,对照系列专题培训要求,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聚焦教师培训政策与成人学习理论、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项目组织实施与过程管理、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绩效评价与效果评估等培训内容,采取专题研修、案例学习、实践观摩、行动学习、实战训练(如研制学科分层培训方案)等方式,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助力各地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可参照教育部《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指南》)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或机构承担。
(二)国培项目承办单位培训团队研修
培训对象:承担陕西省培训项目的承办机构培训团队、浸润式项目承办单位培训者等。
培训目标:掌握教育部发布的《“国培计划”十四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等通知、标准等的有关要求与具体建议,着力提升培训者集中培训、混合培训、训后支持等项目实施能力,助力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高质量实施。
培训内容:围绕新时代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精神,结合陕西省教师培训工作实际,聚焦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深入解读各类培训指南,解构培训者能力要素,强化教师培训项目规划、管理、评估及培训课程研发、教育教学实践、训后跟踪支持等内容,促进陕西国培计划项目有效落实。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
(三)市、县培训管理者团队专题研修
1.市县培训管理者研修、“国培计划”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
培训对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管理者、国培项目承担单位管理者等。
培训目标:学习了解各级教师队伍建设文件、通知精神,把握陕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与要求,提升管理者推进项目统筹规划与组织实施能力。
培训内容:结合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十四五”国培计划项目规划方案等,国省培项目规划设计思路与实施要求,促进全省教师培训工作走向深入,助力全省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针对市县培训管理者,要强化区域内教师校园长队伍建设与培训规划,学习先进地区教师培训经验模式等内容,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与大数据应用,科学推进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在县域内的统筹实施,探索县域教师培训质量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
2.国培项目管理绩效提升专题研修
培训对象:国培项目承担单位管理者、培训者,各市县培训管理者等。
培训目标:探索国培项目提质增效模式方法,提升培训项目管理、学员遴选派送、项目组织实施、培训成果转化、培训工作总结提升等能力和质量。
培训内容:针对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区县和各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与实施情况,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推动成果产出与应用导向,加强项目绩效评估,重点关注项目区县系统性教师队伍建设、培训项目一体化统筹实施、培训环节流程化管理、项目实施绩效评估等领域,通过过程督导、项目问询、评价反馈、汇报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提升“国培计划”项目管理绩效,推出陕西省国培优秀精品与优质培训成果,助力陕西国培项目提质增效。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
六、骨干校园长提升研修
(一)骨干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
1.幼儿园骨干园长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公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中级职称以上、正职园长。
培训目标:帮助幼儿园园长更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幼儿园保育保教制度建设和水平提升,
培训内容:围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等办园治园政策法规落实,采取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名园观摩、跟踪指导等方式,以依法依规办学治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重点,强化幼儿园科学保教工作实施,探索托育工作开展。培训时间为12天,集中培训7天,跟岗实践5天,返岗实践不少于50天。(参照教育部印发的《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指南》)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类企业除外)。
2.中小学骨干校长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农村中小学中级以上职称、教学校长、正职校长。
培训目标:着力提升校长学校管理、规划发展与教师引领的能力。
培训内容: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发展制度、学校育人环境营造等,强化“双减”政策落实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开展主题化、体验式培训,有效提升校长职业素养。培训时间为12天,集中培训7天,跟岗实践5天,返岗实践不少于50天,(可参照教育部印发的《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指南》)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类企业除外)。
(二)优秀校园长深度研修
培训对象:2023年度优秀校园长深度研修项目第二年度参训人员。
培训目标:进一步促进参选校园长职业能力,有效总结凝练培训成果,促进培训成效落地。
培训内容:主要采取成果展示、专题研讨、学术论坛等方式,推动参训教师的培训成果分享、研修经验提炼,凝练研修成果。
申报单位为上年度该项目中标单位。
七、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研修
培训对象: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党组织书记。
培训目标:了解掌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与工作开展要求,着力提升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政治素养、组织领导与工作开展能力。
培训内容:围绕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重点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针对学校办学发展、课堂教学实施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聚焦师德师风建设、“双减”政策落实等教育热点难点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修、跟岗实践等方式(“三段式”培训),促进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结合陕西省情,面向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开展“用延安精神指导教书育人”专题研修,聚焦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汲取理论力量,强化延安精神在学校教书育人、促进教学改革、涵养教师道德等方面的价值作用,助力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
遴选具备培训资质的省内外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类企业除外)。
八、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
项目县示范校管理者团队数字化领导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项目县示范校的校长、教学与信息化主管副校长等构成的学校管理者团队。
培训目标:持续加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理解;提升数字化变革育人模式的路径理解,形成数字化助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提升利用数智资源开展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形成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方案。
培训内容:研修采取“专题讲座+任务驱动+成果展示”的混合研修方式。对照“教师数字素养”相关标准和要求,重点学习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前沿理念,理解数字化变革育人模式的路径,掌握数字化助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引导学校教师掌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结构及并推进有效应用,关注利用数智资源开展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的实施策略,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研修方案。通过整合培训内容,促使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学校数字化教学实践融合发展。
遴选数字资源储备充足、研究成果突出、具备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类别八、九、十中的项目需整体申报)
九、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项目县示范校学科骨干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项目县示范校学科骨干教师。
培训目标:加强教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理解;帮助教师掌握在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评价、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并开发适用于本地的数字化教学示范案例。
培训内容:研修采取“专题讲座+任务驱动+成果展示”的混合研修方式。学习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前沿理念和策略,掌握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数据驱动的精准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打磨形成适用于本地的数字化教学示范案例。
遴选数字资源储备充足、研究成果突出、具备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类别八、九、十中的试点区县项目需整体申报)。
十、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一)项目县培训团队数字化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面向全省各市县教育局主管、工程办、发展中心相关人员。
培训目标:加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理解;提升区域教师发展数字化规划、实施、评估等领导能力;提升对教师学习规律的认识与理解,形成研训一体的区域数字素养提升计划。
培训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任务驱动、成果展示等方式。学习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前沿理念和策略,培养开展区域教师发展数字化规划、实施与评估等工作的领导力,认识理解教师学习规律,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研训一体的区域数字素养提升计划。
遴选数字资源储备充足、研究成果突出、具备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类别八、九、十中的项目县项目需整体申报)
(二)省级培训团队数字化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面向全省各市县教研员、培训机构骨干、区域信息化主管等相关人员。
培训目标:加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理解;掌握在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评价、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升数字化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对教师学习规律的认识与理解,利用数智资源和技术的设计和组织研修能力;开发适用于本地的课程资源和示范案例。
培训内容:研修采取“专题讲座+任务驱动+成果展示”的混合研修方式进行。学习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前沿理念和策略,掌握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评价与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认识理解教师学习规律,体会利用数智资源设计和组织研修的实施策略,并开发适用于本地的课程资源和示范案例。
遴选数字资源储备充足、研究成果突出、具备远程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承担。(该项目可独立于项目县信息技术类项目申报)
十一、市县教师发展体系建设试点
(一)市级教师骨干体系培养试点
培训对象:试点市域内的骨干体系教师或培养对象。
培训目标:探索系统推进实际教师骨干体系培养试点。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设计需参考《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的意见》(陕教〔2021〕160号),重点在于优化完善市级教师骨干培养体系,促进市域骨干教师培养体系与省级骨干教师、校园长培养体系的衔接,推进市县两级教师骨干体系培养工作规范化、高质量运行。
遴选培训资源储备充足、骨干体系建设经验丰富的高等院校或市级教师发展机构承担。
(二)县级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试点
培训对象:试点县区培训者团队、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
培训目标:探索县级教师分层发展共同体建设运行模式路径,为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支持体系建设积累有效经验。
培训内容:重点在于优化完善县级教师贯通培养发展机制与途径,建立和培养支持县域教师发展体系的骨干培训者团队,探索县域内“新教师浸润式培训+青年教师工作坊培训+骨干教师引领培训”方式下的分层递进、有机结合、“选育用评”一体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模式,遴选符合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实践案例等内容,助力教师全职业生涯专业成长。
遴选省内培训资源储备充足、区域整体支持经验丰富的高等院校(含具备资质的远程单位)或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承担。
(三)县级教师师德涵养建设试点
培训对象:试点区县中小学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试点建设,推进培育、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方式与途径的探索,涵养教师师德,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落实。
培训内容:遴选师德师风建设实践基础较好的区县,采取整县试点、整校参与的方式,强化制度建设、师德研究、团队培养、活动开展、典型树立、资源建设等方式,对照“教育家精神”内涵要求,探索根植学校情境、基于课堂教学、营造育人环境、促进文化涵养师德,使“教育家精神”浸润引领基层学校教师发展。
遴选德育研究与实践经验丰富、团队实力较强的省内高等院校或教师发展机构承担。